站长力推信誉网投【5717.COM】集团直营★AG女优发牌★万人棋牌★捕鱼爆大奖★注册瓜分百万彩金
【威尼斯人集团◆上市公司】★★顶级信誉★■★每月亿元返利★■★大额无忧★■★返水3.0%无上限★


标题: 中国幽默总集 第七编 现代(一)
topgemini




UID 1357967
精华 0
积分 905
帖子 493
阅读权限 10
注册 2005-9-2
来自 湖北
发表于 2006-7-21 13:50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
中国幽默总集 第七编 现代(一)

孙中山
    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(1866—1925年)在一次革命行动失败后,转移到上海
重振旗鼓,等候时机东山再起。
    有一天,几个革命同志闲来无聊,凑了4个人打麻将娱乐。不巧,被孙中山撞见了。他
们自知犯错,一阵惊慌,你看我,我看你,不知如何是好。
    面对如此尴尬场面,孙中山不但继续叫他们打下去,而且还笑着说:“打吧,打麻将很
像我们革命起义,这一局输了没啥关系,可寄希望于下一局,永远充满了机会,永远充满了
希望。”
    辛亥革命胜利后,孙中山当了临时大总统。有一次,他身穿便服,到参议院出席一个重
要会议。然而,大门前执勤的卫兵,见来人衣衫简单,便拦住他,并厉声叫道:“今天有重
要会议,只有大总统和议员们才能进去,你这个大胆的人要进去干什么?快走!快走!否
则,大总统看见了会动怒,一定会惩罚你的!”
    孙中山听罢,不禁笑了,反问道:“你怎么知道大总统会生气的?”一边说着,一边出
示了自己的证件。
    卫兵一看证件,才知道这个普通着装的人竟是大总统。惊恐之下,卫兵扑倒在地,连连
请罪。
    孙中山急忙扶卫兵起身,并幽默地说:“你不要害怕,我不会打你的。”

竺可桢
    民国时期,科学家竺可桢在浙江大学任校长,深受师生的爱戴。
    一天,在联欢会的节目单上,有“校长训话”。
    竺可桢一看,感到在联欢会上来个“训话”,实在不妙。于是,他在讲话时说:“同学
们,‘训’字从言从川,是信口开河也。”
    大家听了,哄堂大笑。

辜鸿铭
    张勋生日,大学者辜鸿铭(1856—1928年)送给他一副对子,说:“荷尽已无擎雨
盖,菊残犹有傲霜枝。”
    后来,辜鸿铭和胡适说到这件事,说“擎雨盖”指的是清朝的大帽子,而“傲霜枝”指
的是他和张勋都留着的长辫子。
    辜鸿铭既会讲英国文学,又鼓吹封建礼教。
    他当北大教授时,有一天,他和两个美国女士讲解“妾”字,说:“‘妾’字,即立
女;男人疲倦时,手靠其女也。”
    这两个美国女士一听,反驳道:“那女子疲倦时,为什么不可以将手靠男人呢?”
    辜鸿铭从容申辩:“你见过1个茶壶配4个茶杯,哪有1个茶杯配4个茶壶呢,其理相同。”

王宠惠
    法学家王宠惠在伦敦时,有一次参加外交界的宴席。席间有位英国贵妇人问王宠惠:
“听说贵国的男女都是凭媒妁之言,双方没经过恋爱就结成夫妻,那多不对劲啊!像我们,
都是经过长期的恋爱,彼此有深刻的了解后才结婚,这样多美满啊!”
    王宠惠笑着回答:“这好比两壶水,我们的一壶是冷水,放在炉子上逐渐热起来,到后
来沸腾了,所以中国夫妻间的感情,起初很冷淡,而后慢慢就好起来,因此很少有离婚的事
件。而你们就像一壶沸腾的水,结婚后就逐渐冷却下来。听说英国的离婚案件比较多,莫非
就是这个原因吗?”

杨小楼
    杨小楼(1877—1937年)在北京第一舞台演京剧《青石山》时,扮关平。演周仓的老
搭档有事告假,临时由一位别的花脸代替。这位花脸喝了点酒,到上场时,昏头昏脑地登了
台,竟忘记带不可少的道具——胡子。
    杨小楼一看要坏事,心想演员出错,观众喝倒彩可就糟了。灵机一动,临时加了一句台
词:“呔!面前站的何人。”
    饰演周仓的花脸纳闷了,不知怎么回事。“俺是周仓——”这时,演员得做一个动作:
理胡子。这一理,把这个演员给吓清醒了,可是心中一转,口中说道“——的儿子!”
    杨小楼接过去说:“咳,要你无用,赶紧下去,唤你爹爹前来!”
    “领法旨!”那演员赶紧下去戴好了胡子,又上台来了。

李抱枕
    著名音乐家李抱枕,曾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音乐教育博士。他致力国内音乐教育,贡
献很大,其中《离别歌》、《闻笛》等乐曲流传甚广。
    李抱枕平时教导学生十分有趣。他曾告诉学生:早年教育音乐时,一些调皮的学生连8
个主要音阶都唱不准,有人唱成“独览梅花青腊雪”。后来,有的学生搞恶作剧,竟唱成
“多来米饭,少来稀粥”。引得学生们捧腹大笑,课堂气氛十分活跃,师生关系水乳交融。
    一些合唱团的学生在演唱时,常犯只看谱不看指挥的毛病。李抱枕非常幽默地对同学们
说:“好的合唱团员把谱记在脑袋里面,不好的合唱团员把脑袋埋在谱里。我恳求各位在唱
的时候,多‘赏’我几眼,别老是‘埋头苦干’,因为在实际演出时,我们不能说话,只能
彼此‘眉来眼去’。”
    李抱枕一席话,说得大家哈哈大笑,从此唱歌时眼睛再也不离指挥了。

洪深
    1942年,戏剧家洪深在桂林写了一个剧本,剧中有一反面人物叫张经理,可是戏上演
的第二天就被禁演了。原来,广西银行经理也姓张,硬说这个戏是讽刺他的,不让演。洪深
为此立即举行了记者招待会,宣布:“我写了一个戏,其中有个反面人物叫张经理,想不到
本地也有一个张经理,并提出了抗议。现在我决定,把张经理改成洪经理,今后我写的戏中
的坏蛋全都叫洪深。”
    由于他的幽默和灵活,救活了一出好戏。

邝新华
    著名粤剧演员邝新华在70多岁时,老眼昏花,但迫于生计,还得登台演出。
    一天,他在台上扮演将军,在两军交战中提枪杀敌。不料一时没有看清,竟误向锣鼓手
那边杀去,全场哗然失笑,大喝倒彩。
    邝新华知错,立即按枪疾声道白:“不好了!沙尘滚滚,杀错良民,如何是好?”

梁思成
    一次,建筑学家梁思成(1901—1972年)做古建筑的维修问题学术报告。演讲开始,
他说:“我是个‘无齿之徒’。”
    演堂为之愕然,以为是“无耻之徒”。这时,梁思成说:“我的牙齿没有了,后来在美
国装上这副假牙,因为上了年纪,所以不是纯白色的,略带点黄,因此看不出是假牙,这就
叫做‘整旧如旧’。我们修理古建筑也要这样,不能焕然一新。”

于右任
   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(1879—1964年)精于书法,尤善草书,求他的字的人很多。
    有一天,有人特备酒筵请他写字,饭后拿来纸笔,于右任在酩酊大醉之中挥毫,留下一
行“不可随处小便”而去。
    第二天,那人拿出这行字请教于右任,于右任知道自己酒后失笔,连声道歉,沉思良
久,似有所得,于是叫人取来剪刀,将一行字剪成几块,重新拼排,说:“你看,这不是一
句很好的座右铭吗?”
    那人一看,禁不住大笑,再三拜谢。6个字重新安排,原来是:“不可小处随便。”

冯玉祥
    冯玉祥(1882—1948年)生平读书十分用功。他当士兵时,一有空就读书,有时竟彻
夜不眠。晚上读书,为了不影响他人睡觉,就找来个大木箱,开个口子,把头伸进去,借微
弱的灯光看书。
    冯玉祥担任旅长时,驻军湖南常德,规定每日早晨读英语2小时。学习时,关上大门,
门外悬一块牌子,上面写“冯玉祥死了”,拒绝外人进入。学习完毕,门上字牌则换成“冯
玉祥活了”。
    冯玉祥对不遵守时间的人深恶痛绝。
    1927年,因为汪精卫不守会议时间,开会经常缺席、迟到,冯玉祥一怒之下,编成一
副对联送给了他:
    一桌子点心,半桌子水果,哪知民间疾苦
    两点钟开会,四点钟到齐,岂是革命精神
    当年冯玉祥有个军事顾问叫乌斯马诺夫。他特别喜欢打听西北军的事情,还常常缠着冯
玉祥问这问那。开始问一些西北军的一般情况,渐渐涉及行政的人事安排。这天乌斯马诺夫
又向冯玉祥问一些事,冯玉祥不悦地说:“顾问先生,你知道在我们中国,‘顾问’两个字
当什么讲吗?”
    乌斯马诺夫摇了摇头:“不知道。”
    冯玉祥告诉他说:“顾者看也,问者问话也。顾问者,就是当我看着你,有话问你的时
候,你答复就是了。”
    抗战时期,冯玉祥居住在重庆市郊的歌乐山,当地多为高级军政长官的住宅,普通老百
姓不敢担任保长,冯玉祥遂自荐当了保长。他热心服务,颇得居民好评。
    有一天,某部队一连士兵进驻该地,连长来找保长办官差,借用民房,借桌椅用具,因
不满意而横加指责。
    冯玉祥身穿蓝粗布裤褂,头上缠一块白布,这是四川农民的标准装束,他见连长发火,
便弯腰深深一鞠躬,道:“大人,辛苦了!这个地方住了许多当官的,差事实在不好办,临
时驻防,将就一点就是了。”
    连长一听,大怒道:“要你来教训我!你这个保长架子可不小!”
    冯玉祥微笑回答:“不敢,我从前也当过兵,从来不愿打扰老百姓。”
    连长问:“你还干过什么?”
    “排长、连长也干过,营长、团长也干过。”
    那位连长起立,略显客气说:“你还干过什么?”
    冯不慌不忙,仍然微笑说:“师长、军长也干过,还干过几天总司令。”
    连长细看这个大块头,突然如梦初醒,双脚一并:“你是冯副委员长?部下该死,请副
委员长处分!”
    冯玉祥再一鞠躬:“大人请坐!在军委会我是副委员长,在这里我是保长,理应侍候大
人。”几句话说得这位连长诚惶诚恐无地自容,匆匆退出。

鲁 迅
    广州的一些进步青年创办的“南中国”文学社,希望鲁迅(1881—1936年)给他们的
创刊号撰稿。鲁迅说:“文

章还
    是你们自己先写好,我以后再写,免得人说鲁迅来到广州就找青年来为自己捧场了。”
    青年们说:“我们都是穷学生,如果刊物第一期销路不好,就不一定有力量出第二期
了。”
    鲁迅风趣而又严肃地说:“要刊物销路好也很容易,你们可以写文章骂我,骂我的刊物
也是销路好的。”
    30年代,某些作家的主观主义毛病很厉害。一次,有人请鲁迅谈谈这一问题。鲁迅一
开始笑而不答,过了一会儿,讲了两个故事:

金扁担
    有个农民,每天都得挑水。一天,他忽然想起,皇帝用什么挑水吃的呢?自己又接着回
答:一定用
    金扁担。

吃柿饼
    有个农妇,一天清晨醒来,觉得饿。她想,皇
    后娘娘该是怎样享福的呢?一定是一觉醒来就叫:
    “大姐,拿一个柿饼来吃吃。”
    1934年,国民党北平市长袁良下令禁止男女同学,男女同泳。
    鲁迅先生听到这件事,对几个青年朋友说:“男女不准同学、同泳,那男女一同呼吸空
气,淆乱乾坤,岂非比同学同泳更严重!袁良市长不如索性再下一道命令,今后男女出门,
各戴一个防毒面具。既免空气流通,又不抛头露面。这样;每个都是,喏!喏!”
    说着,鲁迅先生把头微微后仰,用手模拟着防毒面具的

管子
    大家被鲁迅先生的言谈动作逗得哈哈大笑。
    1934年,《人世间》杂志开辟了“作家访问记”的专栏,并配合刊出接受采访的作家
的肖像。该杂志的编辑写信给鲁迅,要求应允前去采访,并以书房为背景拍一张照片,再拍
一张鲁迅与许广平、周海婴的合照。鲁迅写了一封十分幽默的信予以拒绝:
    “作家之名颇美,昔不自重,曾以为不妨滥竽其例。近来悄悄醒悟,已羞言之。头脑里
并无思想,寓中亦无书斋,‘夫人及公子’更与文坛无涉,雅命三种,皆不敢承。倘先生他
日另作“伪作家小传”时,当罗列图书,摆起架子,扫地欢迎也。”

胡 适
   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胡适(1891—1962年)是属兔子的,他的夫人江冬秀是属老虎的,
胡适常开玩笑说:“兔子怕老虎。”
    当时就流传了胡适怕老婆的笑话。
    有一次,巴黎的朋友寄给胡适十几个法国的古铜币,因钱上有“PTT”三个字母,读起
来谐音正巧为“怕太太”。胡适与几个怕太太的朋友开玩笑说:“如果成立一个‘怕太太协
会’,这些铜币正好用来做会员的证章。”
    胡适经常到大学里去讲演。有一次,在某大学,讲演中他常引用孔子、孟子、孙中山先
生的话。引用时,他就在黑板上写:
    “孔说”,“孟说”,“孙说”。
    最后,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,竟引起了哄堂大笑,原来他写的是:
    “胡说”。

郁达夫
    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(1896—1945年)有一次请一位在军界做事的朋友到饭馆吃饭。
饭毕,饭馆侍者到他们饭桌边收费,他就从鞋垫底下抽出几张钞票交给他。他的朋友很诧异
地问:“郁兄,你怎么把钱藏在鞋子里呀?”
    郁达夫笑笑,说:“这东西过去一直压迫我,现在我也要压迫它!”
    有一次,郁达夫应邀演讲文艺创作,他上台在黑板上写了“快短命”三个大字。
    台下的听众都觉得很奇怪,他接着说:“本人今天要讲的题目是《文艺创作的基本概
念》,黑板上的三个字就是要诀。“快”就是痛快;“短”就是精简扼要;“命”就是不离
命题。
    演讲和作文一样,也不可以说得天花乱坠,离题太远,完了。”
    郁达夫从在黑板上写那三个字到说完话的时间,总共用了不到2分钟,正合乎他所说的
三原则——“快短命”。

梁实秋
    著名作家梁实秋擅长讲演,独具风格,给友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    他在师大任教期间,当时的校长刘真,常请名人到校讲演。有一次,主讲人因故迟到,
在座的师生都等得很不耐烦。
    于是,刘真便请在座的梁实秋上台给同学们讲几句话。
    梁实秋本不愿充当这类角色,但无奈校长有令,只好以一副无奈的表情,慢吞吞地说:
“过去演京戏,往往在正戏上演之前,找一个二、三流的角色,上台来跳跳加官,以便让后
台的主角有充分的时间准备。我现在就是奉命出来跳加官的。”
    话不寻常,引起全场哄堂大笑,驱散了师生们的不快。

林语堂
    被称为“幽默大师”的林语堂(1895—1976年),一生著作甚丰,其中最畅销的是
1937年完成的《生活的艺术》。该书在美国已发行了40版以上,历经数十年不衰。
    林语堂不但文章好,而且言谈风趣。有一次,纽约某林氏宗亲会邀请他演讲,希望借此
宣扬林氏祖先的光荣事迹。这种演讲吃力不讨好,因为不说些夸赞祖先的话,同宗会失望;
    若是太过吹嘘,又有失学人风范。
    当时,他不慌不忙地上台说:“我们姓林的始祖,据说是有商朝的比干丞相,这在《封
神榜》里提到过;英勇的有《水浒传》里的林冲;旅行家有《镜花缘》里的林之洋;才女有
《红楼梦》里的林黛玉。另外还有美国大总统林肯,独自驾飞机越大西洋的林白,可说人才
辈出。”
    林语堂这一段简短的精采演讲,令台下的宗亲雀跃万分,禁不住鼓掌叫好。
    然而,我们细细体会他的话,就会发现他所谈的都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,或是与林氏毫
无关系的美国人,并没有对本姓祖先进行吹嘘,诚然幽默可喜,不愧为是中国的“幽默大
师”。
    林语堂以他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蜚声海外。他的《吾国吾民》译成西班牙文后,他在南美
的知名度也提得很高。当时,巴西有一位贵妇人,内心钦慕林语堂,恰好有人赠给名马一
匹,于是给这匹马取名为林语堂。后来,这匹马参加马赛,巴西各报,都以大幅标题登出
“林语堂参加竞赛”。比赛结束,这匹马没有得名次,当日晚报的标题就成了“林语堂名落
孙山”,而夺标的马倒没有消息。
    消息传到美国,有人将此事告诉林语堂,林语堂微微一笑,说:“并不幽默。”

张大千
    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好友徐悲鸿(1895—1953年)与赵望云都擅长画马,而徐比赵
的名声大,赵很不服气。一天,赵见徐不在,就问大千说:“人家都说悲鸿画马比我画得
好,你说说到底是谁的好?”
    “当然是他的好。”大千直话直说。
    赵听了,大失所望,追问道:“为什么?”
    “他画的马是赛跑的马和拉车的马,你画的是耕田的马。”
    因为张大千留有一口长胡子,还闹出一个笑话。
    在一次吃饭时,一位朋友以他的长胡子为理由,连连不断地开玩笑,甚至消遣他。
    可是,张大千却不烦恼,不慌不忙地说:“我也奉献诸位一个有关胡子的故事。刘备在
关羽、张飞两弟亡故后,特意兴师伐吴为弟报仇。关羽之子关兴与张飞之子张苞复仇心切,
争做先锋。为公平起见,刘备说:‘你们分别讲述父亲的战功,谁讲得多,谁就当先锋。’
张苞抢先发话:‘先父喝断长板桥,夜战马超,智取瓦口,度释严颜。’关兴口吃,但也不
甘落后,说:‘先父须长数尺,献帝当面称为美髯公,所以先锋一职理当归我。’这时,关
公立于云端,听完禁不住大骂道:‘不肖子,为父当年斩颜良,诛文丑,过五关,斩六将,
单刀赴会,这些光荣的战绩都不讲,光讲你老子的一口胡子又有何用?’”
    听完张大千讲的这个故事,众人哑口,从此再也不扯胡子的事了。
    抗日战争胜利后,张大千要从上海返回四川老家。他的学生设宴为他饯行,邀著名京剧
艺术家梅兰芳等社会名流作陪。宴会开始,张大千向梅兰芳敬酒说:“梅先生,你是君子,
我是小人。我先敬你一杯。”梅兰芳不解其意,众宾客也莫名其妙。张大知含笑解释道:
“你是君子——唱戏动口,我是小人——画画动手。”一句话引得满堂大笑不已。

齐白石
    抗日战争时期,北平伪警司令、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,硬邀请国画大师齐白石
(1863—1957年)赴宴作画。
    齐白石来到宴会上,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,略为思索,铺纸挥洒。转眼之间,一只水墨
螃蟹跃然纸上。
    众人赞不绝口,宣铁吾喜形于色。
    不料,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,在画上题了一行字——“横行到几时”,后书“铁吾将
军”,然后仰头拂袖而去。
    一个汉奸求画,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,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,还题了一首诗:
    乌纱白扇俨然官,不倒原来泥半团。
    将妆忽然来打破,浑身何处有心肝?
    1937年,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。齐白石为了不受敌人利用,坚持闭门不出,并在门
口贴出告示,上书:“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,用代表人可矣,不必亲驾到门,从来官不
入民家,官入民家,主人不利,谨此告知,恕不接见。”
    齐白石还嫌不够,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。
    画面很特殊,一般人画翡翠时,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径上,窥伺着水面上的鱼儿;齐白
石却一反常态,不去画水面上的鱼,而画深水中的虾,并在画上题字:“从来画翡翠者必画
鱼,余独画虾,虾不浮,翡翠奈何?”
    齐白石闭门谢客,自喻为虾,并把作官的汉奸与日本人比作翡翠,意义深藏,发人深思。

聂 耳
    年轻的聂守信(1912—1935年)对音乐特别敏感,大家都说,只要能从他耳朵进去
的,都能从他嘴里唱出来。久而久之,大家都叫他“耳朵”。
    一次联欢会上,聂守信表演节目后,大家拍手称好。总经理送给他礼物,并把他称为
“聂耳博士”。他笑着对大家说:
    “你们硬要把1只耳朵送我,也好吧,4只耳朵连成一串,不像一个炮弹吗?”(“聂
耳”的繁体字写成“聶耳”)
    从此,聂守信改名为聂耳。

郭沫若
    1945年,我国著名漫画家廖冰兄在重庆展出漫画《猫国春秋》,当时在渝的许多文化
名人如郭沫若(1892—1978年)、
    宋云彬、王琦等都应邀前往,参加首展剪彩仪式。
    席间,郭沫若问廖冰兄:“你的名字为什么这么古怪,自称为兄?”
    版画家王琦抢过话头代为解释说:“他妹妹名冰,所以他名叫冰兄。”
    郭沫若听后,哈哈大笑,说:“噢,我明白了,郁达夫的妻子一定叫郁达,邵力子的父
亲一定叫邵力。”一句话引得满堂宾客捧腹大笑。

老 舍
    抗战期间,北新书局出版的《青年界》,曾向作家老舍(1899—1966年)催过稿。老
舍在寄稿的同时,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带戏曲味的答催稿信:
    元帅发来紧急令:内无粮草外无兵!小将提枪
    上了马,《青年界》上走一程。呔!马来!
    参见元帅。带来多少人马?2000来个字!还都
    是老弱残兵!后帐休息!得令!
    正是:旌旗明明,杀气满山头!
    老舍40岁时曾写了个质朴自谦、妙趣横生的自传,全文如下:
    舒舍予,字老舍,现年四十岁,面黄无须。生于北平。三岁失怙,可谓无父;志学之
年,帝王不存,可谓无君。无父无君,特别孝爱老母,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。幼读三
百篇,不求甚解。继学师范,遂奠教书匠之基,及壮,糊口四方,教书为业,甚难发财,每
购奖券,以得末彩为荣,亦甘于寒贱也。二十七岁发愤著书,科学哲学无所懂,故写小说,
博大家一笑,没什么了不得。三十四岁结婚,已有一男一女,均狡猾可喜。闲时喜养花,不
得其法,每每有叶无花,亦不忍弃。书无所不读,全无所获并不着急。教书作事均甚认真,
往往吃亏,亦不后悔。如此而已,再活四十年,也许有点出息。
    一次老舍家里来了许多青年人,请教怎样写诗。老舍说:
    “我不会写诗,只是瞎凑而已。”
    有人提议,请老舍当场“瞎凑”一首。
    大雨冼星海,长虹万籁天;
    冰莹成舍我,碧野林风眠。
    老舍随口吟了这首别致的五言绝句。寥寥20字把8位人们熟悉并称道的文艺家的名
字,“瞎凑”在一起,形象鲜明,意境开阔,余味无穷。青年们听了,无不赞叹叫绝。
    诗中提到的大雨即孙大雨,现代诗人、文学翻译家。冼星海即冼星海,人民音乐家。高
长虹是现代名人。万籁天是戏剧、电影工作者。冰莹,现代女作家,湖南人。成舍我曾任重
庆《新蜀报》总编辑。碧野是当代作家。林风眠是画家。
    作家楼适夷(1905年生)有次去看望老舍。“最近写些什么?”楼适夷问道。
    满族出身的老舍笑着说:“我正在当‘奴才’,给我们的‘皇帝’润色稿子呢!”
    一阵大笑,方知老舍正接受一项新任务——为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修改他的自传《我的前
半生》。

张伯苓
    张伯苓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,毕生从事教育工作,40余年如一日,在天津创办“南开
大学”,不但使该校成为学术重镇,而且培养了无数的英才,对国家的贡献极大。
    在一次毕业典礼上,张伯苓对学生讲话中,针对当时一对电影明星闹离婚,他幽默地拿
狗皮膏、橡皮膏与气球来比喻三种不同的婚姻。他说:“你们毕业后,很快就要结婚。婚姻
可分三种,第一种像狗皮膏,贴上去很麻烦,撕下来很困难,譬如老式婚姻;第二种像橡皮
膏,贴上去与撕下来都容易,譬如新式婚姻;第三种像气球,飞到哪里,就算哪里,臂如影
剧界的儿戏婚姻。”

端木蕻良
    作家端木蕻良(1912年生)青年时代就爱读、爱谈《红楼梦》,是个“红”迷,加上
对旧体诗词下过一番功夫,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,赞扬他的人说他有才气,奚落他的人说
他是“公子哥儿”。
    40年代,他在桂林住所的门口贴了一首诗:
    女儿心上想情郎,日写花笺十万行。
    月上枝头方得息,梦魂又欲到西厢。
    有朋友把这首诗念给作家秦牧听,秦牧不禁笑出声来,心里对他也有了个“好个公子哥
儿”的印象。
    后来,秦牧与端木蕻良过往多了,才理解到这首诗其实是一首“杜门谢客诗”,是专门
写给一些文字朋友看的。
    这首诗的真正含义是:自己工作很忙碌,无暇和一些爱东拉西扯的闲人作长谈,希望这
类登门拜访的人物多加体谅,不要总是前来絮絮叨叨。

潘光旦
    1940年,潘光旦(1899—1967年)教授在西南联大任教务长,他同时研究优生学与心
理学。当时云南多鼠,潘教授深受其苦,只好张夹设笼进行捕捉。一日捕得硕鼠10多只,
便斩头剥皮,弃其内脏,然后洗净切成块状,请夫人做成菜。
    夫人皱眉问道:“我们伙食虽不算好,也常有鱼有肉,今天为何要叫我做这苦差事?”
    潘光旦解释道:“我这是为了学术研究,请你一定要帮助我。”夫人无奈,只好勉为其
难。夫人一向善于治馔,煮熟后果然甘香扑鼻。教授大喜,随即邀来共同研究心理学的同事
和学生数人,诡称偶获野味,欲与诸位分享。
    鼠肉端上桌来,潘先生带头大嚼,众宴客亦举箸共食。然而咀嚼再三,竟不辨是何动
物。一客问道:“此肉细嫩,味道鲜美,但不知是何野味?”
    潘光旦笑答道:“鼠肉。”
    此二字一出,想再吃一块的忽然停住了筷子,嘴里正在咀嚼的吐了出来,还有紧锁双
眉、喉痒欲吐的,潘光旦一再保证,其中绝无有害健康的物质,并以身作则,继续食用。但
无论他怎么劝诱,直至餐毕,终无问津者。潘教授大笑道:
    “我又在心理学上得一证明。”

范长江
    1937年阎锡山路过江苏无锡,登锡山游览,忽然对他的随从们说:“我有个对子的上
联‘阎锡山过无锡,登锡山,锡山无锡’,请大家对个下联。”随从们无人能对,阎锡山十
分得意,登报公开征求下联。好长时间,竟无人应征,几乎成了绝对。
    1945年著名记者范长江(1909—1970年)跟随陈毅来到安徽天长县时,突然灵机一
动,对陈毅叫道:“有了,有了,阎锡山对子我对起来了!”范长江对的下联是“范长江到
天长,望长江,长江天长。”
    陈毅低吟了两遍,连声称赞说:“范长江果然才子也!”

陈毅
    建国初期,陈毅(1901—1972年)在上海任市长。有一次对工商界人士演讲,讲台上
安放着名贵的鲜花和精美的茶具。陈毅上台便说道:“我这个人讲话容易激动,激动起来容
易手舞足蹈,讲桌上的这些东西,要是被我碰坏,我这个供给制的市长,实在赔偿不起,所
以我请求主持会议主持人,还是先把这些东西‘精兵简政’撤下去吧。”会场上立刻发出了
会心的笑声。
    在60年代的一个会议上,陈毅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而大声疾呼:“不能够经过了几十
年改造、考验,还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项帽子戴在所有知识分子头上!”说到这里,陈毅
摘下帽子,向参加会议的知识分子代表鞠了一躬,然后大声说道:“今天,我给你们行‘脱
帽礼’!”这真挚的感情和即兴的幽默,使全场听众为之动容。
    陈毅讲话大都不用稿子。他出口成章,侃侃而谈,常常以机敏而风趣的言辞使听者折服。
    在一次会议上,有人看见他拿着一份稿纸,还不时地低下头看看,后来竟发现那是一张
白纸。
    “陈总,您怎么用张空白的发言稿啊?”会后有人问他。他回答说:“不用稿子,人家
会讲我不严肃,信口开河。”

赵树理
    十年浩劫中,有个造反派想把花园里的一盆花拿回家去,但不知道这盆花好不好,就去
问那些“黑作家”们。
    被专政的作家们都不想理他,推说不知道。这个造反派火了,指着赵树理说:“你也不
知道?”
    赵树理说:“我不是不知道,是不好说。我是黑帮,我说是香花,你们说是毒草;我说
是毒草,你们说是香花”
    赵树理被批斗后受了伤,去门诊治疗。医生惊诧地问道:
    “你就是作家赵树理?”
    赵树理淡淡一笑说:“这个时候,谁还敢冒名顶替我呢?”

钱钟书
    文学大师钱钟书最怕被宣传,更不愿在报刊上露脸。
    有一次,一位英国女士求见他,他执意谢绝,在电话中,他对那位女士说:“小姐,假
如你吃了个鸡蛋,觉得味道不错,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?”

姜 昆
    姜昆(1950年出生)出了名后,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认出来,弄得他轻易不敢上街。
    一次,他在公园拍电视片,人们把他所在的小屋围得水泄不通。工作人员磨破嘴皮,人
们还是不肯散去。姜昆只好换了弟弟的衣服,戴上老头帽才混出包围圈,出了公园。同伴
说:现在你别用老头帽捂住脸了,怪难受的。”
    姜昆说:“不行,我这脸是‘全国通用粮票’,谁都认识。”

方 成
    漫画家方成在一篇《自我介绍》中,有一段充满谐趣的文字:“方成,不知何许人也。
原籍广东省中山县(填表历来如此写法),但生在北京,说一口北京话。自谓姓方,但其父
其子都姓孙的。非学画者,而以画为业。乃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但宣读论文是在中国化学
会。终生从事政治讽刺画,因不关心政治屡受批评。”

侯宝林
    语言大师侯宝林,在一次相声艺术家的表演会上,表演京戏唱段时,十分精采,观众热
烈鼓掌。
    唱完后,他自谦不足,颇有风趣地说:“岁数大了,唱不好,就能糊弄人。”
    主持人说:“我听挺棒!”
    侯宝林说:“你听我糊弄惯呀!”

杜 澎
    有一次纪念老舍先生的会上,有人建议侯宝林、谢添和杜澎三人说一段传统相声《扒马
褂》,请马三立导演。
    杜澎说:“不行!”
    “为什么?”
    杜澎说:“咱三人凑在一起演不好!”
    “怎么不好?”
    杜澎说:“侯宝林、谢添、杜澎三人凑一起,不就成了猴、泄、肚(侯、谢、杜),猴
儿拉稀多难听啊!”

刘绍棠
    一次,南开大学请著名作家刘绍棠去作报告。
    当刘绍棠讲到文学创作要坚持党性原则时说:“每个阶级的作家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,
即使是真实的东西,也是有所写,有所不写的,无产阶级的文学更是如此。”
    有个女学生听后,写了一张条子:“刘老师,您说作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,我不能苟
同。请问:既然是真实的,就是存在的;存在着的,就应该给予表现,就可以写。”
    刘绍棠读后,微笑着对这位写条子的女同学说:“我想看看你的学生证,上面是不是贴
着脸上长疮的照片?”
    女同学迷惑不解地问:“把长疮的照片贴在学生证上多么难看呀,我怎么会去拍这样的
照片呢?”
    “漂亮的小姐啊,你不在长疮时去拍照片,这说明你对自己是看本质的。你知道长疮时
不漂亮是暂时的,它不是你的最真实的面目,所以你不想在长疮的时候照相,更不会把长疮
的照片贴在学生证上,你说对吗?”
    那位漂亮的女学生脸红了:“是的,刘老师。”
    刘绍棠继续说:“共产党的某些缺点是需要批评的。但有些事情是有其特殊原因的,是
涉及到许多方面问题的,应由党内采取措施去改正。可你非要把它揭露出来,这岂不是要共
产党把长疮的照片贴在共产党的工作证上吗?为什么你对自己是那样的公正,而对别的事物
就不公正了呢?”

陆文夫
    在纽约国际笔会第48届年会上,有人问中国著名作家陆文夫对性文学是怎么看的。
    陆文夫幽默地答道:“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礼品时,往往当着别人的面就打开来看。而中
国人恰恰相反,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以后才打开盒子。”
    与会者发出会心的笑声,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。

谌 容
    以《人到中年》为代表作而驰名文坛的中国当代作家谌容,一次去美国访问。
    她应邀去美国某大学进行演讲时,其中有个美国人向她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:“听说您
至今还不是一个中共党员,请问您对中国共产党的私人感情如何?”
    谌容应对如流:“您的情报非常准确,我确实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员。但是,我的丈夫是
个老共产党员,而我同他共同生活了几十年,至今尚未有离婚的迹象,可见,我同中国共产
党的感情有多么深呢!”

蒋子龙
    1982年秋天,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中美作家会议上,美国诗人艾伦·金斯伯格请中国
作家蒋子龙解个怪谜:“把一只5斤重的鸡放进一个只能装1斤水的瓶子里,您用什么办法
把它拿出来?”
    “您怎么放进去,我就怎么拿出来。”蒋子龙微笑道,“您显然是凭嘴一说就把鸡放进
了瓶子,那么我就用语言这个工具再把鸡拿出来。”
    金斯伯格赞赏道:“您是第一个猜中这个怪谜的人。”

梁晓声
    一次,英国一家电视台采访中国当代青年作家梁晓声,现场拍摄电视采访节目。
    这位英国记者忽然让摄像机停下来,然后对梁晓声说:“下一个问题,希望您能毫不迟
疑地用‘是’或‘否’来回答,好吗?”
    梁晓声不知是计,欣然答应。
    谁知那位英国记者一扬手,遮镜板“啪”地一声响,记者把话筒放到自己嘴边,说道:
“没有文化大革命,就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,那么文化大革命在您看来究竟是好是
坏?”说完把话筒立即伸到梁晓声嘴边。
    摄像机对准了梁晓声的脸。
    梁晓声的形象和声音将会由摄像机转告给广大观众。
    此时,无论梁晓声回答“是”,还是回答“否”,都是笨拙的。但梁晓声刚才是答应用
最“简洁”的一两个字回答问题的呀。因此不按照应诺的条件回答也不是个办法。看来对方
是蓄意要出他的洋相。
    在这进退维谷之际,梁晓声却不动声色地说:“在我回答您这个问题之前,我也问您一
个问题: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,也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,那么您认为
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是坏?”
    梁晓声把话筒口转向英国记者。

冯骥才
    作家冯骥才在访美期间,一位美国朋友带着孩子去冯所住的宾馆看望。
    谈话间,那个壮得像牛犊的孩子,爬上冯骥才的床,站在上面又蹦又跳。如果直接了当
地请他下来,势必会使其父产生歉意。于是,冯骥才幽默地说道:“请你的儿子回到地球上
来吧。”
    那个美国朋友也立即心领神会:“好,我和他商量商量。”
   
   

公 理
    民国时期,有个姓胡的先生留美时,曾被一头富翁的狗咬伤。胡控告富翁。富翁请了律
师辩护。结果,竟会证明:非但富翁狗不曾咬胡先生,而且是胡先生咬狗的。
    胡败诉后,叫道:“公理呢?法律呢?”
    法官马上禁止他作声,严厉地说:“你得知道:这儿是法庭啊!”

裸体游泳
    巡警:“这里不许钓鱼。”
    钓者:“我不是钓鱼,是让蚯蚓练习游泳。”
    巡警:“那末,把蚯蚓给我看。”
    钓者:“你看!”
    巡警:“不行!裸体游泳,该罚钱。”

手 套
    民国时,有个染坊工人到法庭上作证,举手宣誓时,手黑得像墨一般。法官见了,高声
叫:“你先脱掉了手套,然后宣誓。”
    他答:“请你戴了眼镜,然后发言。”

好学不倦
    典狱:“你昨天才出狱,怎么今天又犯法了?”
    犯人:“我在狱中,学的藤手工,还有一种手提包织法没有学会,只好前来补习。”

吃 素
    原告:“被告无故咬我的手,请严办!”
    法官:“被告!你有没有咬过他的手?”
    被告:“不!我是吃长素的。”

你也如此
    裁判官:“你常常到法院里来,不觉得难为情么?”
    罪犯:“但是你也天天在这里啊。”

无 奈
    警长:“上次我曾对你说,以后须要革面洗心。今天怎的又来了?”
    罪犯:“我曾把这话对这位警察先生说过,无奈他一定要拉我到这里来。”

当你孩子
    法官问了许多话以后对女证人说:“你倦疲了么?说得太多了。”
    女证人:“不妨!我惯常的,家里的孩子,有6岁了。”

理 由
    有一个小贼,因为偷一只表,给抓住了。法官问道:“为什么你要偷人家的表?”
    小贼想了一会:“我不过想知道时间罢了。”
    法官说:“时间么?一年零两个月有期徒刑。”

取消诉讼
    法官:“你在小菜场,对这妇人说过什么失礼的话么?”
    被告:“没有。我正和朋友谈话,她走过。我说:‘你看她!面孔好,身段好,衣服又
美’”
    原告妇人:“是的,大家都这么说。请堂上把诉讼取消罢!”

可 怕
    “有一警官,捉到一个20年前的贼,这记忆力真可怕!”
    “那贼的面貌也很可怕。”

怕罪加一等
    甲:“你是出了名的法官,为什么不学点法律常识?”
    乙:“我害怕!”
    甲:“怕什么?”
    乙:“知法犯法,罪加一等。”
   
   

懂得鸭语
    儿子拿着诗集问爸爸:“爸爸,为什么‘春江水暖鸭先知’呢?”
    爸爸挠挠头说:“可能是诗人懂得鸭语吧?”

看头知尾
    “听说你看书能一目10行?”
    “何止一目10行,有的小说和剧本,看了开头就能说出它的结尾。”

稿酬不同
    “编辑,你说散文诗和诗歌有什么不同呢?”
    “诗歌是按行付稿酬,散文诗是按字数付稿酬呀!”

也有不吃的
    某作家与朋友对话。
    朋友:“文人的胃口真好,在你们的笔下什么都能吃:吃苦、吃力、吃醋、吃官司、饮
泣、饮恨、食言、啃书本、喝西北风、咬文、嚼字还有什么不吃的?”
    作家:“不吃软、不吃硬、不吃眼前亏。”

留到夏天
    编辑:“这部作品读者看了肯定会表示冷淡的。”
    作者:“没关系,你们就放在夏天发表吧!”

看过了
    作者:“编辑同志,我上次送您审阅的文章,您是否看过了?”
    编辑:“看过了,不过,您应当把它寄到《读者文摘》编辑部去。”

妙 法
    甲:“我写的稿子每次都被编辑部退了回来,真没有办法。”
    乙:“你想你写的稿子不被退回来吗?”
    甲:“对!”
    乙:“那好,我告诉你一个妙法,再写稿的时候,千万别署地址。”

问 诗
    “您对诗很有研究?”
    “只是精通罢了。”
    “有一句‘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’当什么讲?”
    “就是君子喜欢踢球。”
    “那么‘窈窕淑女’呢?”
    “他们球艺不好,一踢球尽输给女的。”

一格一字
    一青年缠着某作家,要他介绍写作的最佳方法。作家回答说:“请用方格稿纸,一格一
字。”

批评家与作家
    批评家:“你已经是第3次在作品里作这样的描写了,难道你不知道‘第一个把女人比
喻为花的人是天才,第三个是庸才’这一句名言吗?”
    作家:“是的,您说得对,您已经第7次使用这句话了。”

三岁识字
    女作家:“我真惊极了!好好写成的稿子,被3岁的孩子撕破了。”
    友人:“唷!3岁已经认得字了么?”

决不再版
    不流行的作家:“我出的书,每第1版,必定自己留一册。”
    客:“第2版就不希奇了。”

留下伏笔
    “你写的那个剧本漏洞太多了。”
    “这是我故意留下的伏笔。”
    “哦?”
    “是的,如果没有这些伏笔,能让你写成那篇比原作还长的剧评么?”

出人意料
    一篇电影评论文章中写道:
    “这部影片的结尾真是出人意外!它正好是在大家一致认为不该结束的时候结束的。”

悬念艺术
    某报上连载小说的末一段耸人听闻地写道:有个男人居然生下一条牛。
    在下期这篇连载小说写这一段时,却笔锋一转:原来这个人是女扮男装,她生了一个男
孩,小名叫牛牛。

对待奖金和纪律
    两个文学爱好者在一起谈论。
    甲:你是怎样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和浪漫主义手法的呢?
    乙:这个嘛爽直一点说吧,对奖金我多采用现实主义手法,对劳动纪律我一般采用浪漫
主义手法。
   
   

奥 秘
    甲:“电影里面,骑自行车的总是随处一放,从来不上锁。
    最近我才悟出点奥秘。”
    乙:“什么奥秘?”
    甲:“大概是《偷自行车的人》还在意大利。”

影评家与影迷
    影评家:“请你就看过的中外影片作一番比较,不同之处在哪?”
    影迷:“国产影片光明磊落,所发生的故事,前面都有暗示,像地震有前兆一样;而外
国影片呢,阴谋诡计多,爱搞‘突然袭击’。”

破案片的特点
    ——你知道破案片的特点吗?
    ——曲折和惊险。
    ——只答对一半。应是曲折的爱情和惊险的武打。

国情不同
    ——外国侦探片和国产侦探片最大的区别是,外国侦探片抓坏人,只出动一两个人,而
国产侦探片抓人一出动就是几十人。
    ——国情不同嘛,中国人多,出动的人也就多。

进 化
    甲:“我发现达尔文的遗传学并不灵。”
    乙:“怎见得?”
    甲:“你没见电影里的那些地主、资本家都很丑,而他们的小姐都非常美。”

中国人的面孔
    甲:“中国人的面孔有啥特征?”
    乙:“好人都是英俊的,坏蛋都是丑八怪。”
    甲:“你怎么知道?”
    乙:“电影里告诉我的。”

影坛恒星
    “我发现一颗影坛恒星。”
    “什么叫影坛恒星?”
    “几乎每一部电影都不止一次出场。”
    “谁呀?”
    “大海。”

特殊照顾
    甲:“听说你们陶瓷厂奖金很多。”
    乙:“是的,因为近几年常有人照顾我们的生意。”
    甲:“谁?”
    乙:“电影界的朋友呗!你没看到,如今电影里人物一动感情就爱摔碗。”

惊 险
    ——你知道惊险在电影中如何解释吗?
    ——我早研究过了,叫作“惊”在意料之中,“险”在情理之外。

一次性艺术
    制片人:“请你给这部影片琢磨个片名,要触目惊心,振聋发聩,使众人一看片名,就
非掏腰包不可。”
    文学家:“这部片子的内容”
    制片人:“别管它!”
    文学家:“观众看后大喊上当怎么办?”
    制片人:“没关系,电影是一次性艺术。”

悲喜交集
    “你知道观众对我最近导演的新片有何评价?”
    “放映你这部大作时,电影院里真是悲喜交集!”
    “没想到这样动人。”
    “是啊!只要影片中的女主角痛哭流涕,观众就笑得前仰后合。”

海水为什么是咸的
    爸爸:“你知道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吗?”
    儿子:“知道。”
    爸爸:“你说说看。”
    儿子:“因为演员阿姨总爱到海边哭。”

死亡镜头
    “喂!这里是电影制片厂吗?对不起,我们送一个快要死的人给你们好吗?”
    “你们疯了吗?”
    “不!我们常在电影里看到快死的人还能长篇大论地讲话,甚至还能胜过健康人那样去
完成任务,大概你们有一种秘方,能使人起死回生。”

动物本能
    甲:“在银幕和荧屏上,谈恋爱为什么都是跑呀追呀的?”
    乙:“那是导演从《动物世界》里学来的,是一般动物的本能。”

贬编剧
    编剧:“你看完这部电视剧有何感想?”
    观众:“太激动了!”
    编剧:“过奖了!”
    观众:“看过此剧真是备受鼓舞,相信我也能编它几十部电视剧。”

真实感
    演员:“导演,请你给我一杯真的白兰地,没有真的酒,我很难演出逼真的感情来。”
    导演:“那好,不过明天那场戏,是喝‘敌敌畏’,那么也要为你准备‘敌敌畏’吗?”

角 色
    男导演:“你排演这个角色时,为什么一点不悲痛?”
    女演员:“因为我已是第7次演癌症患者了。”

开幕太早
    乡下老太婆,看了歌舞团开幕,就惊叫起来:“女孩子们还没穿衣服,已经开幕了。”

很名贵
    观客:“这怎么是小人国的矮人?不小了,身体有5尺多高。”
    剧场经理:“所以很名贵!这是世界上最高的矮人!”

不能让祖先老落后
    ——真怪,700多年前的《马可·波罗》里,大夫们用的银针竟与我们今天用的一模一样。
    ——看了《神医扁鹊》你会更奇怪的,2000多年前的扁鹊用的也是这样的银针,不过
——我倒想得通。
    ——哦?为什么?
    ——时代变了,也不能让咱们的祖先老落后呵!

下工夫
    “您导演的虽然是个电视小品,下的工夫可真大。”
    “从哪里看出的?”
    “7分钟的电视片,摄制人员的名单就演了3分钟。”

此句只应唐代有
    甲:电视连续剧《浣纱女的传说》中,西施弹奏的《思乡曲》好动人呵,连吴王夫差听
后都赞叹说:“此曲只应天上有。”
    乙:这句话好像是杜甫的诗句。
    甲:管他呢,也许吴王夫差读过杜甫的诗。

随机应变
    在《草船借箭》中扮演周瑜的演员有意作弄那位扮演诸葛亮的演员,看这位亮兄是否能
随机应变。当“诸葛亮”按戏文程序向“周瑜”说:“都督军务繁忙,亮不打搅了,就此告
辞。”说罢,摇着羽扇欲走。“周瑜”一把拉住“诸葛亮”:
    “先生慢走”,然后向前上方一指:“你瞧天边有一朵黑云,不知有何凶吉,请先生指
教!”
    因戏文里没有这句台词,这一问,把扮演诸葛亮的演员问愣了,连摇着的羽毛扇也停住
了。他再一看“周瑜”脸色,知道是恶作剧,不由得支吾道:“这个么”但他猛地眉头一
皱,计上心来。于是从容地摇着羽扇答道:“都督,此乃天机,不可泄露,你附耳过来。”
“周瑜”只得走近“诸葛亮”,把耳朵凑过去。“诸葛亮”停住了摇羽毛扇,对着“周瑜”
的耳朵低声骂道:“你这该死的狗杂种,谁让你在台上胡闹,我把你……”
    “周瑜”被骂得满脸通红,但他还是面向台下的观众说:
    “先生高见,真乃当世奇才。”

河水全冰冻啦
    某剧团出的一个节目里,按剧情需要,主角必须跳进一条河中。每次当他跳下去的那一
忽儿,负责音响效果的姑娘,就得用一盆水弄出水花四溅的声音。
    可是,有一次晚上演出,这位姑娘却忘了这碴儿。结果主角“咚”的一声跳下来,却没
听见水响。好一会,场子里静极了,一点声音也没有。最后,才听见主角从幕侧发出一声呻
吟:“哎哟,我的天!河水全冰冻啦!”

顶部



当前时区 GMT+8, 现在时间是 2024-12-23 22:31

Powered by Discuz! Comsenz Inc.
清除 Cookies - 联系我们 - Mimi ✿ Board - Archiver - WAP